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节(1 / 2)





  她甚至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情况。

  “这事跟你没关系,甭为我出头,不值当。”他说完这句扭头就走了,顺带拿走了彭闹闹手里的纸笔。

  换个人,你帮人出头最起码得声谢,可到了喻兰洲这儿,他嫌你多事,他没觉着有多委屈。

  这话把彭闹闹说愣了,好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反应。喻兰洲把笔别兜兜里,纸则递给了邱主任。大主任瞪着眼他当没看见,兀自又坐回电脑前,把文档一关,开始研究明天的手术。

  胖老头儿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,站在护士站前几次深呼吸都没缓过来,于小宝探头一瞧:“可以,这很喻兰洲。”

  说完便被邱主任敲了一记脑袋:“你可甭学他!”

  邱主任又瞅瞅里头,舍不得骂,捂着心口站在护士站前低低喃了声:“小兔崽子!”

  不过瘾,又喃喃:“气死老子了!”

  然后被于小宝搀老佛爷似的搀走。

  送完了邱主任,小宝大夫倒回来重新安排3床,换主治大夫那床号直接也给换喽,宝大夫站在护士站前神神叨叨,彭闹闹探身一瞧,见给换到陈大夫那组。

  就彭闹闹来的这几天,天天听人夸这位陈大夫态度好人品好,和喻兰洲一样挂副职,比他年长近十岁。

  “你早知道喻大夫的事吧?”小姑娘兜里摸出两颗橘子糖揣宝大夫手心里,满眼的担心,拿糖换点消息。

  小宝大夫低头一瞅糖,他当然知道,院里瞒的严实,邱主任来交代,他把开庭内天的班给喻兰洲空出来。

  但小宝大夫压根没担心,院里领导没让他停职就是给他撑腰呢。

  就是不怎么爽,如今这医患关系真是叫人想转行,你为人操心操肺的,到头得一纸法院传票,真够稀罕的!

  这颗糖没撬开传说中“积水潭小喇叭”宝大夫的嘴,他和所有知情者一样,都希望这件事能安安静静过去,不要掀起什么风浪。

  彭闹闹换个问题,她最近操心的事儿有点多:“邱主任不会给我学长小鞋穿吧?”

  她初来乍到的,还没摸清这科里的门道,这份担心叫小宝大夫笑起来。

  “你还挺关心他。”他把糖吃了,咬在嘴里一股浓浓的橘子味,跟新来的小护士分享:“邱教授?那不能够,邱教授是他爹。”

  “啊?”小姑娘圆圆的眼睛眨了眨,软乎乎的小手又摸颗糖塞给他。

  “这糖怪好吃的。”他小心收好,想一会儿拿给田护士尝尝。

  彭闹闹是个大方的,干脆一股脑全给他,宝大夫说:“邱教授对喻主任就跟自个亲儿子没区别,喻主任是天生当外科大夫的料,上台手稳得一逼,能把葡萄皮缝得叫你看不出破绽,是邱主任的大宝贝。我在医学院就听过他的传说,我来医院那年他刚国外学习回来。”

  彭闹闹心说他也是我们学校的传说。

  “他一直都这样,特佛,不怎么拼,是好是坏人都不在乎,可邱主任不肯,整整三年,硬是被老头儿摁头写论文搞科研登sci,你是没看见,每天陪着写,夺晚都陪着,邱主任就是内几年吃夜宵吃胖的。他上台必须喻主任给当二助,不然这个台他老人家不开,哎,你说说,是不是他亲爹。”

  小姑娘点吧点吧脑袋,心落肚子里。

  “人境界夺高啊,青年才俊,我院最年轻副高,脊梁骨倍儿直,换主治换呗!还求着怎么地?咱就不惯着!”小宝大夫显然很赞同,指指屋里内人背影,“内张纸他自个打的,邱主任本来让他过来跟病号解释解释,不想叫他背后被人说,人多利落,你要换,成,字签喽,两清,压根没什么好解释的。”

  难怪刚才主任被气成这样……

  、、、

  彭静静难得晚上没应酬,和彭闹闹说好了过来陪她睡。

  刚独立没多久的彭小护士好几回电话里说一个人睡觉怕怕。要不是新单位离家太远她实在不愿意出来住。

  家里夺好啊,有爹妈有妹妹。

  她老爹也不习惯,连着打了三天电话,父女俩说着说着就一起掉金豆豆。

  黑色保时捷开到楼下,一身定制职业装的彭总下车来,在嗷嗷的北风里稳稳立在高跟鞋上,手里一个小包走前头,秘书后头大包小包跟上。彭闹闹顶着一脸面膜从洗手间探头,瞧见自家妹妹就一层水晶丝袜,气得哼哼哈哈又没法说话,手机架噼啪打字甩过去。彭静静瞧都不瞧,把她内全粉色的手机扔远远儿的,辣眼。

  夺大了还粉红色……这种少女心她打小就没有。

  被嫌弃的手机无奈躺在沙发上,屏幕亮着,上有主人气呼呼的一句话:“瘦猴你又这样老了以后得老寒腿我不管你!!!!”

  彭总一点不担心,坐在高椅上点了根薄荷烟,彭闹闹实在忍不了,揭了面膜把空调再高五度,小脸被吹得粉红粉红,叉腰戳妹妹脑门:“你又抽烟!臭死了你不许抽!!!以后不许你来了!!!!”

  “切。”彭总最知道她家大妮的个性,是个粘人精,巴巴儿盼着她来。

  “就一根。”彭女王退一步,指指秘书留下的几个大盒子,“给你带了点吃的。”

  闹闹:“……”

  这可要卿命了!

  香!

  闻着像麻小!

  肯定是胡大!

  小姑娘眼睛亮亮像两颗瓦数很大的灯泡,闪啊闪,软乎乎拉起妹妹的手:“你去簋街啦?”

  北城有条很有名的街叫簋街,这附近停车忒费劲。很早很早以前其实叫鬼街,因为东直门从前是专门运木材运死人的,走的人多了自然兴起了小夜市,老百姓卖点暖身的热汤、能果腹的饭菜,后来东城区委觉得这名字不雅,给改成了簋街。

  字儿挺少见,里头的麻小做的那叫一个味美鲜香。

  从前的城乡结合部如今热闹非凡,簋街麻小做得最好的非“胡大”莫属,人一口气在簋街开五家店面,这还不够,到了饭点儿外头全是排队的,下雪天都能排几百号,食客就站在厚雪里等,不敢走远,怕过了号能把自个气吐血。

  虾儿按个点,小的滋味足便宜,大的肉厚饱满,彭总从来不纠结,大手一挥全包上,再来十串烤田鸡。

  路上停了一趟,秘书下来买冰可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