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4节(1 / 2)





  这样的理由实在无法拒绝,周清除了颔首之外,再也没有其他选择。

  第63章 双生

  两日后, 周清在家人的陪伴下,一早便去到了聚仙楼。

  普通百姓对调香可能不太了解, 却清楚齐王是怎样的人物。他身份高贵,不慕权势,寄情于山水;满腹经纶, 令诸位大儒赞叹不已, 一手丹青, 绘出的画作能让所有的景物黯然失色。这样光风霁月的男子, 让不少姑娘家情根深种,也不知谁有这个运气,成功嫁入到齐王府中。

  因为比试的缘故, 聚仙楼门口被围的水泄不通,马车根本无法走到近前,周家人十分无奈, 却又没有办法,只能下车慢慢走过去。周父扶着席氏, 周良玉护着妹妹, 等进到酒楼后,他们才松了口气。

  酒楼的小厮常年做活儿,也是个伶俐性子,早早就打听清楚了周家人的模样,一见他们进来, 赶忙将人迎到二楼的厅堂之中。

  “原姑娘老早就到了, 还有各个府邸的小姐, 都在堂中坐着呢,齐王殿下尚未过来,估摸着还得等上片刻。”

  调香需要安静的环境,久而久之,周清越发不喜嘈杂,但聚仙楼是原涵定下的地点,她根本改不了,也不能改。

  进到厅堂后,周家人被带到了案几后落座,周清头戴帷帽,手里端着茶盏,周良玉附在她耳边,低声道,“原氏就坐在咱们对面。”顿了顿,他接着道,“郡主也在。”

  聚仙楼的客人本就非富即贵,今日能来到厅堂中的人,身份委实不低,他们顾及脸面,即使心中好奇,也不会高声交谈,一时间,此处倒是比外头安静许多。

  粉润唇瓣轻轻抿着,周清问,“指挥使可来了?”

  周良玉暗暗叹了口气,环顾一周,摇头道,“并未瞧见,镇抚司事务繁忙,比不得我这史官清闲,听说锦衣卫在为税银失窃案奔忙,今日怕是不会到场,你别为他分神了。”

  周清知道哥哥对谢崇有偏见,她想要劝说,又不知从何劝起,只能闭口不言。

  “锦绣园柳老板到!”

  “矾楼刘老板到!”

  “成郡王到!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听到小厮通报的声音,周清眼底露出几分诧异,她没想到成郡王也会过来,前些日子昭禾跟她提了一嘴,说太后本打算给成郡王刘凝雪赐婚,但旨意尚未颁下,这位王爷又去了寿康宫一趟,推了婚事,也不知出了什么岔子。

  正当她思索时,便见到一富态的中年男子与一女子走了进来,正是刘家父女二人。清丽如仙的女子姿容不凡,但不知是何缘故,她气色并不算好,整个人也瘦的厉害,待看到景昭齐,她唇上再无一丝血色,那副颤抖不休的模样,好似筛糠一般。

  前世里无比风光的郡王妃,眼下成了这副德行,周清不由摇了摇头。明明她重生以来,跟这几人接触并不算多,哪想到还是改变了他们的命数,当真是造化弄人。

  宾客接二连三的入内,到了后来,齐王终于出现了,他果真如传言那般俊美,穿着一袭青衣,看着无比儒雅。

  在看到这位堂兄时,景昭齐眼珠子里爬满猩红的血丝,手掌死死握着茶盏,那副怒意盎然的模样,委实瘆人的很。

  齐王坐在主位,宁玉芜就在他下手,娇美面容上带着淡淡笑意,说道,“既然王爷来了,那便开始吧,看看究竟是我宁家的姨娘手艺高,还是周氏更胜一筹。”说话时,宁玉芜掩唇轻笑,显然没将二人放在眼里。

  原涵缓缓站起身,将要开口,便见着一名穿着飞鱼服的男子大阔步走入厅堂中,身上带着浓浓的煞气,即便容貌出众,却让人不敢直视。许多女眷虽不知他的身份,但男客们却变了脸色。

  “他居然来了?”齐王低低问道。

  宁玉芜对谢崇有几分了解,柔声解释,“指挥使有髓海钝痛之症,必须用香料才能缓解一二,周氏日日替他调香,早就得了谢大人的青眼,亲自过来为她撑腰,倒也算不得什么。”

  等谢崇落座后,原涵淡淡道,“周小姐,比试的时间地点已经定下,此刻妾身便将内容说出来。初入京城时,妾身曾见过两位老婆婆,她二人乃是双生,体内湿气极重,三焦不调,肺腑有损。香道博大精深,既有焚香之法,也有香料辟邪益气,你我分别以香料替她们调香身体,三日之后,技艺高下自见分晓。”

  就算周清早有预料,听到这样的题目,仍不由怔愣片刻。以香药养身,非一日之功,这三日就算竭尽全力,也无法将三焦调顺,原涵选定此种内容,究竟有何用意?

  心中的疑惑越发深浓,周清却不好主动发问,只能点头。

  坐在八仙椅上的宁玉芜,两手死死攥着锦帕,眼底满是惊色,她怎么也没想到原姨娘竟会如此。眼下事态紧急,若是不快点将周氏压下去,她如何接近谢崇?又如何将证据焚毁?原氏居然还敢耽搁时间,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?

  说出的话如同泼出的水,再无转圜之机,即便宁玉芜再是不痛快,除了忍耐之外,也没有其他的法子。

  “即是比试,就不能没有彩头,周家数代人专注于调香,手中还有一绝品香器,不知周老先生愿不愿意将宣炉拿出来?若周小姐输了,便将宣炉交给妾身;若妾身输了,鎏金博山炉便会易主,此炉不比宣炉差,可好?”

  调香世家虽没有万贯家财,但家族中传承百年的香器却不在少数,原家虽已败落,鎏金博山炉却无比珍贵。

  相传博山为东海仙山,炉盖上雕刻着层峦叠嶂,每当焚香时,青烟袅袅,如云似雾,仿佛置身于仙境,此等香器,对爱香之人来说,无异于天下难寻的至宝,原涵竟然舍得将博山炉拿出来,当真出人意料。

  话都说到这个份上,若周家不舍得宣炉,拒绝此事,便是露了怯,自认技不如人。周父虽性情宽和,却也不是傻子,自然明白原涵话中的深意,稍一思索,就点头应了。

  见状,原涵抿唇一笑,缓步走到正中,指着楼上雅间儿的方向道,“昨日妾身特地去了城郊,将两位婆婆请到了雅间儿中,她二人的病症委实严重,此刻连床都下不了,但凡香药有些效果,一眼便能看出来。”

  边说原涵边往楼上走,这会儿周清的心绪早已恢复如常,丝毫未曾犹豫便跟了上去。

  厅堂中的宾客本来就是为了看热闹的,现下的比试虽然不是调香,却尤为新奇,以香药来给一对双生的老妪治病,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听说。除去面色阴沉的宁家人,余下众人倒是来了兴致,纷纷移步到楼上。

  一踏入房中,鼻前便涌入了阵阵苦涩的药味儿。周清微微皱眉,走到原涵身边,就见到墙根处摆着两张床榻,两名老妪躺在上面,她二人五官全然一致,就连身形也没有任何差别,若非穿着的衣裳颜色不同,恐怕当真无法区分。

  “我初进京时,两位婆婆的身体还不至于如此衰败,哪想到分别了不到两年,再回去拜访,她二人已经病榻缠绵,根本无法起身。桂婆婆与兰婆婆的症状并没有太大差别,周小姐先选吧,借此机会,也能给她二人治治病。”

  能调养身体的香料都价值不菲,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香药,而见效快的虎狼之药又太过伤身,病症拖着拖着,便成了现在这副模样。

  不少宾客来到雅间儿门口,还没等进来,就被那股浓郁的药味儿冲了回去,捂着鼻子不愿往前走。

  谢崇站在人群中,看着那道纤细的身影,黑眸中露出丝丝柔和。见此情景,宁玉芜整颗心仿佛被浸到酸水中,她实在是想不明白,一个和离过、还生了孩子的妇人,出身商户,无才无德,究竟哪里比她好?能让堂堂的指挥使如此在意。

  周清并不懂医术,只看面色,兰桂两位婆婆的确没有任何区别,她们双目紧闭,嘴唇微张,费力的喘息着,面颊身躯都浮肿的厉害,怕是下焦失调最为严重。

  “我选兰婆婆。”

  听到这话,原涵神情柔和,轻笑着开口,“周小姐,三日的功夫说长不长,说短也不短,还请你多费些心思,好好照顾兰婆婆。香料能养身养性,你浸淫香道这么多年,应该也悟透了个中精髓,相信绝不会让妾身失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