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5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你去寻主公。”郭嘉冷静道。

  曹初睁大眼睛:“你不会要我试探他吧?”

  但凡遇到这种涉及敏感的东西,曹初从来不敢去试探曹操。到时候试探不成反被试探,那她就只能后悔去了。

  郭嘉无奈:“当然不是。”

  曹初思索片刻,突然眼睛一亮:“我懂了!”

  曹操独揽大权的行为总是被人诟病,不管是后世还是现在。

  比起作风强势或是咄咄逼人的一方,世人总是比较同情弱势的一方。

  基于这点,曹初隐晦的跟曹操提出了一个建议。

  ——我们装白莲花怎么样!

  曹操刚端起杯子喝水,闻言险些喷出来。

  曹初的想法可简单啦。

  如果按照历史走,迟早是要改朝换代的。在那些亲手改朝换代的人之中,被千夫所指的有不少,可也有名声特别好的。

  正面形象需要衬托,要想骂自己的人少,那就得有个反面的人物来衬托。

  不光要衬托,历代先人装白莲花的一绝就是形象经营。

  形象经营一直都很重要。曹操从来不遮掩他的缺点,也没心思搞形象经营,结果这些缺点在后世被人无限放大之后,一个“奸雄”的帽子就冷不丁砸下来了。

  话是这么说,可要是实际操作起来,难度堪比地狱模式。

  让曹操装白莲花?那还不如指望曹彰上树。

  虽说意见被曹操驳回了,但曹初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。

  从名声这方面下手,给自己造势,这向来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。

  曹初偏头看了一眼曹操的脸色,转过身去露出的笑容颇有些无奈。

  整个司空府,估计怀有这种大逆不道心思的就她一个。

  她知道汉室没法匡扶,她甚至知道曹操想要改变取士被世家垄断的政令,可前者绝对不能说出口,至于后者,她只能尽可能提出一些建议。

  因为现在有魄力、有条件做出这样的改变、又有希望能成功的人,只有曹操。

  或许曹操这样的聪明人对她的想法隐隐能够察觉。但曹初瞒的太好,曹操并不清楚她有如此胆大包天的心思。

  而郭嘉,也有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并州刺史高幹已经投降,这些日子曹操不但安抚并州,而且上表朝廷,继续让高幹坐在并州刺史这个位置上。

  袁绍治下一共四个州,如今曹军拿下了三州。接着,曹操准备乘胜追击,一举拿下最后的幽州。

  就在这时,曹初开口了:“征南皮时,幽州人心便已经有些动荡。袁氏四州,我军取三,大局已定。我观幽州部将多有降曹之意,不如去信一封,刺探下他们的态度如何?”

  说白了,幽州的人心本来就不稳,占领幽州的袁熙作为袁绍不太重视的儿子,他的部下必然不是袁氏心腹,不见得对袁氏有多忠心。可以试试劝降。

  送个信多省力,耽搁不了多少时间,战争极其消耗财力,若不用大动干戈自是最好。

  曹操挑眉:“接着说。”

  曹初微微抿唇,继续道:“反倒是并州刺史高幹,曾对袁绍颇为忠心,即使是投降也不得不防。”

  当然,曹初敢这么说,必然会有人提出质疑。

  “熙、尚二人皆在幽州,随时都有南下的可能,并州却已经投降,孰轻孰重一目了然,此二者不可相提并论啊。”

  从明面上看,幽州远比并州的威胁大多了。

  “你若不信,大可与我打个赌。”曹初笑了,语气十分欠揍,“反正快马送个信也不需要多少时间,你说对吧。”

  “这……你,简直儿戏!”那人气得脸色涨红。

  郭嘉折扇一开,准备开口。

  那人的目光充满希冀地望向郭嘉。

  郭祭酒素来得主公信重,先前与女公子关系恶劣,虽说他已经与女公子定亲,可关系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?

  谁知郭嘉刚开口就来了句更过分的:“毋需送信,只消放出风声,幽州便不战自降。”

  这等于是默认了曹初的分析,并且还觉得他们没必要做得这么刻意。

  那人深吸一口气,默默闭上嘴。

  接着,深刻了解袁营内部关系的许攸表示赞同。

  果然,一放出曹军要打幽州的风声,幽州立刻就陷入了内乱。

  袁熙的部下反了,不但反了,他们还把袁熙和袁尚都赶出了幽州,之后就立刻向曹操投降。

  幽州和并州都属于边界,外面就是鲜卑匈奴等异族,常年都有战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