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四十一章 星洲夏洲(1 / 2)

醋溜中文网 www.clzw.com,最快更新主角李常笑 !

除了屋中这两苏,李常笑又见到了屋外的另一苏,苏明涣。

他施展了望气术,看到苏明涣的顶上分明聚起一股微微发青的云雾,乃是平步青云的征兆。

按照这云雾的多寡,可以断定,老苏家的第一位进士,或许三年之内就会出现。

苏明涣正欲见礼,却听到李常笑一句:“勤能补拙,省能补贫。”

他听罢,整个人直接愣在当场。

半晌。

苏明涣郑重一礼,神情无比激动:“多谢山长!”

他不是傻子,自然听出这话里的肯定之意。

苏明涣今日特意从乡学请假出来,为的正是从李常笑口中听到这一句答案。

他早早打听过,这位大宋武院的山长,不仅是本朝皇后的师父,而且还当过文中书院的山长,堪比天人。

苏明涣苦学多年,虽然一直砥砺向前,但真到科举临门,还是不免心弦慌乱。

他要的,不过就是一个肯定的答复。

今日,这信念有了,足以让他全力放手一搏!

……

接下来的数月。

第一站,李常笑领着苏明允北上,先是到了文中书院,让他见过了同龄的韩稚圭,欧阳文忠以及程伯温。

三人在同辈中都属顶尖的人物,此刻仍在厉兵秣马,赫然都有意在这一年的科举载胜而归。

苏明允见到同辈的人杰,原本自命不凡的心,明显受到了动摇。

第二站,他带着苏明允来到郓州,途中遇到过一批来自梁山泊的水匪。

一向长于温室的苏明允,头一次亲历过如此险境。

至于最后一站,李常笑履行自己的承诺,带着苏明允来到登州的水师学院。

他们不过停留一次就离开。

只因——这小子晕船。

苏明允不过才登船,顿时上吐下泻,待恢复过来直接面如土色。

他经此一遭,显然也明白了李常笑的用意。

……

咸平十四年,四月。

苏明允回到家中,却是破天荒开始发奋读书。

同时,他还向苏老爹请教武艺。

苏老爹年轻时曾带领乡亲剿匪,修成了一身不俗武艺,苏明允从小被揍到大,也养成了一具耐糙的体魄。

两相配合,当真是天衣无缝。

对于幼子的转变,苏家夫妇显然是大为欣慰,连带着城中的程家人得到消息都欣喜异常。

他们听闻苏明允有意习武,于是将祖上传下的一本《宣花斧法》送来,据说是唐初猛将程明礼的武学。

一切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。

与此同时,苏家二哥苏明涣开始准备乡试,顺便还督促小弟的学问。

兄弟二人畅谈学问,翻找古人的诗篇,仿佛又让老苏家找回了老祖苏守真传下的文气!

……

咸平十五年,七月。

汴京城,天波杨府

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,手持一杆长枪,像模像样挥舞着。

不远处,一众杨家小辈亦是提枪演武。

再有不久是大宋武院招生的日子,杨家将门虽然可以凭借父辈荫庇加入,但佘太君有过交代,不许小辈走捷径。

这让杨家的第三代小辈,逐渐有了向呼延家靠拢的趋势。

小辈在外操练,一众杨家的第二代子弟,却簇拥着佘太君,一众子嗣与媳妇聊得不亦乐乎。

其中金花郡主与杨昭夫妇得到的讨论最多。

杨昭是杨家诸子中,如今在朝中武职最高的一人,甚至还超过了杨家大郎。

至于金花郡主,她虽是一介女流,却凭着前年率领娘子军协助西北军镇压有功,得到朝廷册封的“铁娘子”腰牌。

随着朝廷有意扩招娘子军,金花郡主的地位也水涨船高。

不过朝中对她的评价也趋于两极分化,许多与杨家交好的文臣,面对这女郡主却没有什么好感。

毕竟让女儿家参加军伍,这本就有违上千年传下的观念。

宫中的刘娥与赵真对此不作表态,他们坐在仲裁者的位置上,不看过程,只看结果。

况且相较于娘子军而言,有更加值得他们关注的事情。

一年多前,大宋派往海上的船只有了消息。

其中有六成的船只归来,他们虽然没有发现所谓的扶桑之洲,却顺着东吴昔日的舆图,找到了其中一个名为“星洲”的国度。

在这之中,以钱家子弟钱寅为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