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九十四章 黄河改道(1 / 2)

醋溜中文网 www.clzw.com,最快更新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!

翌日。

李常笑广邀相识的街坊,摆设宴席,为张小郎加冠,正式定名张璟。

随后,他亲自到“豆腐甘”的家中,商议结亲的事宜。

过程很是顺利,没有什么狗血的波折。

男女婚嫁,媒妁之言。

李常笑与豆腐甘都觉得满意,这桩事情就算彻底定下。

虽然比之后世,太过于简单粗暴了。

可放在这么一个温饱即盛世的时代,再正常不过。

李常笑时常会想。

倘若有天,他真的活到现代。

到底是属于现代人,还是古代人。

放眼从前肯定觉得是前者。

可现在嘛,李常笑却不敢笃定了。

许多曾经觉得荒谬的事情,现在反而变得理所当然。

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改变。

大势之汹涌,他亦无以阻挡。

……

始皇十一年,六月。

前线传来捷报。

靖武侯率领大军,踏平了国内城。ωWW.

高句丽王被杀,一应王族子嗣、妃嫔都被押解,正在返回的路上。

义陵城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。

并没有因为朝廷的胜利,而发生任何改变。

街坊们对这事不太上心。

反倒是孙仁升任京兆尹的消息,更加值得谈足论道。

毕竟是从义陵走出去。

在武陵侯崔道的刻意宣传下,孙仁一下子就成了所有人口中的文曲星。

到最后,孙仁从前的宅子。

李常笑医馆对面。

如今成了整座义陵城的圣地。

不仅有专人打理,门口还有县卒维持秩序。

城中百姓,凡家中有子弟读书进学的,都会特意前来参拜一番,美其名曰:得孙大人赐运。

连带着李常笑的医馆都热闹许多。

这感觉,像是自家对门忽然成了旅游景区一样奇妙。

每日都有近千人,不辞辛劳,千里迢迢来此朝拜。

许是心怀虔诚,担心惊扰文曲星,他们极有秩序,约束自身,并没有影响到医馆的正常营业。

你让三分,我也让三分。

李常笑投桃报李,在医馆外支起摊子,免费分发茶水,供往来的行客解渴。

整个城南都呈现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。

始皇十一年,七月。

高句丽王全族被处死,算是狠狠震慑了一番宵小。

为此,乌桓王和鲜卑王还专程遣使,向王凉表达臣服之意。

北方的局面趋于稳定。

王凉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西南。

西南有四国,分别是:滇国,夜郎国,句町国,漏卧国。

其中滇王和夜郎王臣服。

而句町和漏卧,他们毗邻益州边境,自秦末以来一贯是互不干扰的状态。

可随着大汉覆灭,句町王频频出兵,制造了不少麻烦。

王凉碍于天下未定,暂时没计较。

现在终于腾出手,自然有一举平乱的打算。

他甚至连出兵的圣旨都拟好了。

只等靖武侯回京。

这时,来自东面的一封密报传来。

“黄河改道,经济南郡、千乘郡,造成伤亡无数。”

王凉无奈,只得收回再度出征的打算,着眼于赈灾事宜。

黄河改道,淹没庄稼无数,近年的收成却是无法保证了。

为避免当地饥荒,造成大量流民逃窜,朝堂需要赈灾济粮。

同时,又得做好城池治理,避免盗匪横生,以及因大水引发的瘟疫。

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,都务必谨慎对待。

……

在赈灾官员的任免上,王凉少见地陷入纠结。

他通读古史,知道这时候最忌任人唯亲。

无论赈灾银钱的布施,还是黄河河道的重修,都需要清廉与才干并重。

天下承平十余载,国库好不容易积蓄起一笔银子。

堪堪足够支撑黄河河道的重修与善后。

但若有官员从中贪墨,那么国库银子是否足够,可就未定了。

思量再三,筛选掉一个个人选。

王凉的目光最终落在孙仁身上,选他的原因也干脆。

其一,过往的履历,证明却有才干。

其二,关系网简单,只限于武陵郡,可避免与济南、千乘的官员勾结贪墨。

……

半月之后。

孙仁领旨上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