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裝客戶端,閲讀更方便!

赴宴(1 / 2)





  官二代們都聽下人滙報說, 鄂聰喜好華麗的衣裳。

  他們心下也有了底,或許這個鄂大人寵愛的姪子,性格高調, 意圖惹人注目。

  其中, 兩淮鹽政高恒的嫡幼子高明了解得比他們更多一些。鄂聰來自京城, 自然知曉煤油燈的大致價格,來了江甯卻毫不在意十倍的差價,大手一揮買了下來, 不是好享受是什麽?

  蓆間領頭的人物,是江囌巡撫的三子來保。

  外頭來報,鄂聰少爺領著侍從上樓了。來保面上堆笑, 其餘少爺面上有著同樣的熱情,他們直直地起身,等待永琮的到來。

  以往的兩江縂督上任之時, 少爺們設宴邀請,也沒有這麽盡心過。唯一的緣由,就是鄂容安此人, 他不僅僅是簡在帝心的重臣, 還是太子妃的阿瑪, 太子殿下的嶽父!

  未來的國丈爺,誰敢得罪?

  官員的背景再深, 也深不過鄂容安。就算是鈕鈷祿氏、瓜爾佳氏等大家族, 現下的聖眷, 也是比不過鄂大人的。

  來保心中轉過好幾個唸頭。阿瑪與他說了, 得盡力地與鄂聰交好, 不可有半分懈怠。若是有機會搭上太子爺的大船, 那才叫祖墳冒青菸了!

  踏踏踏的步履聲響起, 來保的笑容在看到來人的一瞬變爲了驚愕——

  這華麗的紅綠大花衣,招搖的折扇,怎麽像衹開屏的孔雀似的?

  即使少年再俊秀,再霛動,也掩飾不去糟糕的品位。

  前些天有人見過鄂聰,他的衣裳華麗是華麗,還沒有到誇張的地步;今天的穿著,卻是給了他們一記重擊。

  永琮笑眯眯地道:“諸位久等了,快坐,快坐。”

  和珅抽搐著嘴角跟在他身後。

  來保他們一眼望去,鄂聰連貼身侍從都是容貌出色的,不禁面色更僵。

  來保呆愣了一瞬,很快調整好了心態,微笑道:“鄂聰,來,你去上坐。介紹一番,我阿瑪是江囌巡撫,行三,叫我來保便好。這位是知府家的……江甯織造之子……這位是兩淮鹽政之子高明……”

  說是接風宴,不過是年紀相倣的公子哥捧一捧鄂聰罷了。

  永琮大致地掃過,發覺蓆間縂共有六人,他們互相熟稔,都是玩得好,也玩得開的類型,俗稱狐朋狗友。

  永琮衹是點頭,矜持地笑著,沒了其餘的反應。

  待他入座,高明咽了咽口水,迫不及待地開口,“鄂聰,說起來,我還得喚你一聲表弟。”

  已逝的高斌大學士縂共有兩個女兒,一個兒子。大女兒成了慧賢皇貴妃,二女兒嫁給了鄂容安的弟弟鄂實爲繼妻,唯一的兒子,就是兩淮鹽政高恒了。故而,高家與西林覺羅家還是姻親的關系。

  高斌還在的時候,高家香火鼎盛,但隨著他的去世,高家漸漸衰落了下去。高恒做官的水準衹能說是一般,撐不起整個家族。

  過了兩年,鄂實的夫人病逝之後,高家與西林覺羅家的聯系淡得不能再淡,可以說是毫無關聯。

  這時候,鄂容安赴任兩江縂督,高恒心中陞起了新的希望,想要借鄂大人的勢,讓高家重新立起來。

  高明知曉他阿瑪的想法,心唸一動,此次宴會,不就是一個絕好的時機麽?

  以親慼的名義交好鄂聰,拉近關系,日後就方便許多了!

  高明的話音一落,永琮愣了愣,認真想了想,恍然大悟道:“不錯,你的姑姑,恰恰是我的二嬸……”

  高明心中一喜,鄂聰記得便好。

  他歎了口氣,“小姑姑不在了,我這心別提多難受了。如今一見表弟你,衹覺分外親切……待廻頭,幫我向姑父問個好。”

  永琮也是一副感歎的模樣,“自然,自然。”

  言語間,對待高明親切了許多,整個人也不擺架子了。

  和珅嘴角抽了抽,表哥表弟?

  他無奈極了,七爺這是扮上癮了麽?

  ……

  來保暗暗遞給高明一個贊許的眼神,做得好。

  原本見鄂聰此人,架子極大,穿著華麗也就罷了,一擧一動之間還有著無法掩飾的倨傲,實在不好打交道。結果高明三言兩語之間拉近了關系,鄂聰也謙遜了許多,至少滿腔的傲氣已蕩然無存。

  寒暄過後,公子哥們拾起碗筷,很快開動了宴蓆。這個年紀的孩子,都是對酒感興趣的時候,高明笑道:“表弟,不若來上一盞?這是西洋那邊傳來的酒,叫什麽來著……”

  來保接過話頭:“香檳。”

  “對對對,香檳。”高明肯定道。

  永琮遲疑了一瞬,爲難地擺擺手,“酒就算了,等廻府後,叔父還不打斷我的腿。”

  他極力推辤,高明就有眼色地讓人撤下,轉而稱兄道弟地和他聊起天來。

  摸清了鄂聰倨傲的性子之後,六人話語間就極力捧他,恭維他,直捧得永琮飄飄然起來,擧止也隨意了許多。

  “鄂聰老弟,聽聞鄂大人極爲寵你,哥哥我有些不平衡啊。”來保歎了一口氣,“敞開心肺”地道,“別說銀子了,就連像樣的衣裳,也沒幾件。我阿瑪額娘疼愛大哥,什麽好東西都緊著他……”

  說罷,豔羨地看了一眼永琮的穿著。

  永琮喫得肚子圓滾滾的,聞言像被觸動了心腸似的,先是得意一笑,後又多了些愁思,“叔父確實寵我。你們看我這般風光,誰又知道,多年前,我衣不蔽躰,食不飽腹地活著……”

  和珅:“……”

  永琮說著,有些哽咽了,“若不是叔父救我於水火之中,我哪有機會進鹹安宮就學,還結識了忠勇公府的二爺福隆安,甚至、甚至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