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0节(1 / 2)





  本来舒安是想着在外头解决了就行,但舒母不肯,怕他在外头随意对付一口。

  其实就是家里也没有什么能吃。

  桌子上就一碟子的脆黄瓜,那是乡下外婆种的,舒母每个星期去乡下一次,经常带一些回来。

  舒家人都挺喜欢吃的。

  白玉英哼着小曲回到小洋房的时候,意外看到白父也在。

  “爸爸,你怎么来了。”如燕雀投怀扑了过去。从她回来后,这还是第二次见到变成大忙人的白父。

  “多大的人了?还撒娇呢。”白父笑着拍了拍白玉英的肩膀,漫不经心地问道:“一大早去哪了?早饭也没吃?”

  “没去哪,外面转了转。”白玉英朝家里的保姆要了一碗粥,同白父笑道:“爸,你给我的藏红花我送出去了。”

  白父神色一动,就听白玉英说道:“给舒家了。”

  “去舒家了?”白父眉眼一松,刚才差一点以为这个女儿被人哄骗去东西,那点子藏红花,别看轻飘飘的没什么斤两,但也值钱地很,更别说,现在这个世道,想去市面上买也不是容易的事情。

  好不容易把女儿盼回来,自然是想着让她怎么开心怎么来,但这不意味这白父能容忍白玉英身边出现别有用心的人。

  “没去,不是爸爸你说我不合适过去吗?”这么找上门,那街道上的红袖章不得把她祖宗几代都得问个清楚。

  “没去舒家?那你是去和舒曼的哥哥见面了?”

  白玉英闻言脸色一红,不依地说道:“爸爸,怎么给你说的这么奇怪。是舒曼之前请求我帮忙,我不过是传递个东西。”怎么给爸爸说得好像她私底下和男人见面似的。

  “是爸爸不好,爸爸说错话。你别生气。不过,你今天见过舒安,觉得怎么样?”白父笑眯眯地问道。

  “还行吧。”白玉英撇撇嘴:“我也没和他说上几句话,给了东西就走了。”

  白父嘴角翘了翘,又悄然抚平,看着白玉英,清了清嗓子后一本正经地说道:“爸爸不反对你和舒家人走近,不过那个舒安在手套厂上班,人来人往的,你一个姑娘家过去,对他影响不好。要是他对象见了,不得闹出什么事情。到时候影响到你和舒曼的感情就不太好了。”

  “所以我扔了东西就走了啊。”白玉英理所当然地说道。

  白父失笑,觉得自己刚才实在是瞎担心。

  可自从出了赵成的事情后,但凡白玉英身边出现的男子,他都下意识去防备,实在是看到了人心黑暗,不敢去赌。

  他自然是调查过舒安,能敏锐地说出可能要恢复高考读书的人,绝对不容小瞧,可以说舒安是个内有锦绣的年轻人,有着不符合于文气外表的野心,而玉英太单纯了。

  大概是当爸爸的,都会有同样一种心情。

  不管女儿在外头如何强大,在他心里面永远是那个需要他呵护的小天使。哪怕他近来在外头忙得分身乏术,可一听保姆说了白玉英的动向后,还是第一时间放下手边的事情过来看望。

  好在,似乎是他多虑了。

  白父知道自己近来有些风声鹤唳,对周边的人和事物都有些疑神疑鬼。近来外面的人动作频频,白父不得不花更大的代价和精力去保护好自己。

  他心知肚明,只有自己好好活着,女儿才能继续无忧的生活。

  舒父下班回来的时候,舒安正在家里休息。

  他也不是天天夜班,但一个星期怎么也会轮上一天。

  晚上的时候,饭菜就比较丰盛一点,中午那餐若是舒安不在,舒母通常吃个馒头蘸酱将就一下。

  “我跟舒安数了数,差不多快三百斤的粮票了。她一个月才30斤,怎么也不可能攒到这些。我说她爸,曼曼不会跑去黑市吧。”舒母说着自己的担忧,作为家庭妇女,其实没有几个不知道黑市,就是这样的黑市有大有小,有比较固定场所也有打游击的。就是人在家中坐,时常还会有人开门悄悄兜售东西。

  要说了解市场行情,莫不过这些家庭妇女了。

  “妹妹说是跟人买的,我今天见到那白玉英,那一身打扮没有几百根本置办不下来。”其实白玉英已经是十分收敛了,要是没出事之前,她还得算上一身的首饰,哪一次行头都没有下几千的。

  “你的意思,是白家那边?”

  舒安点点头,他其实猜到白家是哪个白家。

  以前接触的少,但似乎工作后,有些阶级层面上的人,哪怕不认识,也会从周遭人的口中认识到。

  白父同样是如此。

  凭借舒曼隐晦含糊的介绍,舒安心里虽然不是十分肯定,但依然把听到的那个人和白父划上线。

  若是真的被他猜中了,舒安眉头轻轻一皱。

  白家的情况,并不太好啊,甚至可以说被监管起来,怎么那个白玉英就大摇大摆地回来不说,还打扮那么招摇?

  还是其实他猜错了?

  但不管是不是,舒安已经决定下次见到人,有些话要好好说一下才是。

  对于那一堆全国粮票,舒家人商量过后,打算拿去黑市卖掉一部分,剩下地都换成地方粮票,还能换回一点钱。

  舒安现在也算认识一些人有些门路,吃过饭后就出门去了。

  趁他离开后,舒母说起董家的事情。

  “董家今天又跟我说起他们家董晓华和舒安谈对象的事情了。”

  “你没答应吧?”舒父放下手中的报纸,神情严肃:“我们可收好的,都不插手两个孩子的婚事,就算办,也得他们自个儿乐意。”可舒安乐意吗?知子莫若父。就董晓华那样的?不是就说她不好,但不合适舒安是肯定的。

  虽说过日子,是两个人自己过,有时候他们心里乐意比什么都重要。

  这话,舒父也是赞成的,但舒安显然没有把董晓华考虑在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