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2节(1 / 2)





  开始审核这些伸手向他们户部要钱的事项,蒲阳是都城,一国的脸面,无论哪个方面都需要好好改造建设,花钱的地方自然多,相对其它部门,他比较关心的是工部。

  有关新区规划的方案越入眼帘,江沛发现官员的府邸、街道和民巷都是工部负责统一建造,待户部审核过了,就开始施工,因隶属蒲阳司所以送到了他的案头。

  他自然是同意的,恨不得越快越好,阅览过后,大致预算一下,对自己要出多少银子购置新府宅,心里有了谱。让他高兴的是,依照家里的存银,很可能不用再变卖明华街那座院子了。

  万众瞩目的二月初二这天终于到来,应了钦天监的官员的推测,万里无云,春风煦暖。

  “老爷,人太多,走不动了。”阿九拉着缰绳,防止马儿冲撞着人群,缓缓向前移动着,临近朝廷的戒严街道处时,被死死的挡住,无法通行。

  江沛虽说不怎么激动,可还是一晚上没睡好,早晨起的又早,趁着在车中眯着眼睛小期起来,车速缓慢舒服的都要睡着了。

  此时听到阿九的抱怨声,拉开帘子,只见街道上人山人海,黑压压的人群推推攘攘的往前挤,把前面的路围的水泄不通,一些马车被围困的动弹不得,纷纷弃车步行。

  江沛无法,像其它人一样下车赶往皇城,让阿九先呆着,人流散去再把马车赶回去。

  他身穿绯色官袍,头带黑冠,又有敕牒,官兵自然放他通行。

  皇城大道两边列着威武庄严的羽翎卫兵,禁止闲杂人等阻挡道路。雄浑大气的城楼上插着一面面黄色龙旗,迎风猎猎,为这肃穆的气氛增添了一丝喜庆。

  身着各色官服的官员从侧门而入,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怡悦的笑容,精神振奋昂扬,步履轻快,碰到熟悉的同僚相互诉说着这一盛事。

  “知非兄,何时回的蒲阳?”江沛笑容和煦的向十多天未见的温知非打招呼。

  装作不在意的打量他一圈,发现除了瘦削些,脸上皮肤粗糙些,没啥大变化,不像年前的自己被晒成黑炭头。直至现在皮肤还比以前黑了几个号。

  不过他想温知非离晒成黑炭也不远了,夏汛出公差几个月也够他们受的。

  “昨儿城门下钥的前一刻赶到的。这次是出了蒲阳城到蒲安去了。”蒲河横贯商朝国土,除了蒲阳,还流经其它府城。

  蒲阳地处浦北平原地理面貌简单,境内没有大山脉,修筑起来相对较容易,可蒲阳以西蒲河流经的地域地理面貌逐渐的复杂起来。

  工部得到的圣上旨意,既然大修就一次性解决大患,从蒲河源头新州城开始一直到蒲莱的入海口,都要重新修筑。他们把蒲阳辖区流域的方案已确定,剩下的地段再一一勘察商榷。

  江沛听说去了蒲安府,不由惊讶起来,感叹朝廷的魄力真大,去年蒲河决堤,但蒲安府境内并未发生大的洪涝灾害,当时他设定蒲河改造方案时侧重的也是他们浦北平原这一块。

  没想到天家思虑的那么长远,直接从源头做起,想到这里,心中不由激情澎湃起来,一国的当家人规划的如此长远,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还如何不用心呢。

  随后江沛把近起来朝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拣有趣的说给他听。

  “刚回来,还未见到营缮司的人,待大典结束后我再帮你问问为你留的府宅在何处。仲泽,你府宅的事,即使没有为兄,也自会有人帮你提前留好。别忘了,你身在何处……”温知非望着江沛笑的意味深长。

  其实他也是后知后觉才知晓此事,到底自己刚被任命为工部郎中,里面的门门道道摸的还不是太清楚。

  在规划新区时,负责这块的官员早为户部的关键人物预留了家宅位置。谁让人家把着国家的钱袋子呢。

  朝廷追究起来也不用怕,到时大家都要出银子的,钱还是要回到户部。

  第95章 转学

  江沛听后不由愣会神, 没想到还有这种暗中操作,那以后其它部门想要做什么事向户部申请银子时, 岂不是多多少少都会有好处。

  想到这些,心中不免警告自己, 越是在重要位置, 越要管住手和心, 千万不能越线, 如今的一切得来的多么不易, 家中还有妻儿。

  若一旦有了贪欲, 收不住手陷入欲海中, 岂不是辜负了祁越的厚望, 告诫自己今后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准则。

  “小弟相信即使没有那些人, 知非兄也定会伸手办成此事。说好的一顿酒是跑不掉的,何时再外出公干?要不明天咱们就去李大人内弟那?”

  从他如实告知这一点开看,江沛越发觉得温知非是位可交之人,若是有心思的人, 定是不会对他说这些的。

  “哪还有空闲吃酒, 我们司的人恨不得大典一过就插上翅膀飞到蒲河边。时间太紧张了,满打满算几春汛结束还有三四个月,除了蒲河外,还有不少事项呢。仲泽贤弟, 放心吧,来日方长,总有吃酒的闲时间。”

  温知非微笑着拒绝, 晚上皇宫里有宫宴,结束后回家陪媳妇孩子一晚,明早继续出远门去公差,具体何时回来,时间还待定。

  江沛知他说的是实情,目前朝廷各部署的官员都忙的晕头转向,一人恨不得掰成几个用。连最清闲的鸿胪寺如今也在接待恭贺新帝继位的外来使臣,因而不再做强邀。

  隆重盛大的祭天礼结束后,只见祈恪身着明光色衮服,头带帝王冠,随着浑厚的钟鸣声一响,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,精神抖擞的步入大殿,坐在龙椅上,接受百官朝拜,自此明正言顺的称帝。

  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众多多,还有褚国的代表,江沛作为五品官员,不能进正殿瞻仰圣颜,而是随着大多数人一起跪在殿外行三叩九拜之礼。

  …………

  登基大典一过,江沛一如即往的卯时应卯,酉正下衙,工作生活作息,没什么大的变化,依然不用早起上早朝。

  祈恪登基那天一道道利民的诏书颁发下去,其中就有不少关税收方面的,让江沛失望的是自己折子上谏的税收方式没有被采纳。

  不过在失望之余心口也松了口气,当时他也怕方案有些激进,引起轩然大波,控制不住场面,大概朝廷也觉得还不成熟的。

  工部申请的新区建造得到户部尚书的允准后,银子已下拨下去,现在署衙的不远处的空地上到处都是匠人在作业,打地基、打磨石料、转运砖木,好不热闹,都城新区扩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。

  一些官员用过午饭时,常会跑过去瞅两眼,他们的府邸就在那里啊,自然得上心些。

  因是朝廷统一修建,为避免混乱不均,官宅的大小朝廷有规制。江沛已知晓子家的新院落。

  当时在批复请折时,他是看过详细的平面图纸的,工部为他预留是座不算打眼的两进宅院,宅院前是宽阔的绿化大道,离几条商街也不远,地理位置很好。

  虽然这才刚刚动工,可江沛到现场看了后,可以想像出建成后的新区是如何的蔚为壮观。

  工部只是统一建宅子,但院中的风水设计,屋内的装潢布置盖不负责,由房主自己费心捯饬,这正中江沛的心思,早渴盼着有天能凭着喜好,亲手设计自家的院子,如今真让他实现了这个愿望。

  “阿爹,我不想离开学堂!”从同僚那里为儿子打听到了几家不错的学堂。

  经过对比,选了一个风评最好的学堂,夫子是位同进士,母亲刚过世满一年,尚在三年孝期中,没到铭岳书院教书,而是在家里开办个学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