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1节(1 / 2)





  崔氏不是个好相与的人。可赵幼苓不在意。她有义父,还有不知为什么定要认她回家暂时不可能变脸的韶王,一个继妃,奈何不了她什么。

  韶王府的附近都是一些大户人家。一整条街上,住了不知多少户文臣武将,甚至还有皇亲国戚。

  早有人在等着看韶王的热闹,毕竟这好不容易找回来的闺女,听说早些年就认了胥九辞做义父,是人家一点点拉扯长大的。这韶王自从平反后归来,就似乎和胥九辞有些不对付。

  从主子到奴仆,两家人就没有对上了不掐起来的时候。

  这次轮到一个闺女两个爹抢,还不知道有多热闹。

  于是乎,等马车走近韶王府。即便是坐在车里,赵幼苓都听到了外头窸窸窣窣的谈笑声。

  她掀了车帘一角往外看。凑热闹的人不少,多是各家的下人,目不转睛地盯着马车看,还有人直往她马车后,壮汉抬着的箱笼上瞧。

  马车停下,赵幼苓放下了帘子,紧接着便听见原本还带着笑的赵臻怒道:“怎么回事?”

  只见韶王府大门紧闭,门外站着的护卫面面相觑,犹豫了半响,才推出个胆大的答话。

  “是……是王妃……王妃下令,谁敢开门接应小娘子,就……就叫谁滚回老家吃糠。”

  马车内没有动静。

  赵臻的脸色却已经难看的快要滴下墨来。

  几个护卫冷汗淋漓,再看着围观的那些人,心知韶王府这次的脸是要叫王妃丢干净了,正打算敲门叫门子开门。就见一旁的侧门“吱呀”一声打开了。

  门后,满头虚汗的门子颤抖道:“请……请小娘子这边走。”

  王府的正门通常只有婚嫁大事或迎接贵客时才打开。平日里,女眷走侧门并不奇怪,可前一日,韶王分明交代下去,十一娘归家的时候,要大开正门,迎她入内。

  他不知韶王为什么这么交代,但赵臻很高兴。开正门,迎十一娘,他觉得这是长久亏欠下,小小的一个补偿,是对十一娘的重视。

  可结果,门没开。

  赵臻脸色发沉:“开门。”

  门子张了张嘴:“世子……”

  “我让你开门!”赵臻怒喝,“王府上下,难道连我的话都不听了?”

  他喝完,就听见一串脚步声从门后跑远。

  门子擦了把冷汗,察觉到四邻八方看热闹的目光越发灼灼,只好关了侧门,和人一道,费力打开了紧闭的正门。

  门才开,就听见崔氏怒吼:“谁敢往正门走!”

  本已走到马车旁,作势要掀车帘的赵臻收回手,冷冷地看向站在门内的崔氏。

  一个继妃,出身如何,韶王并不在意,赵臻也不在意。

  容貌可以没有,但如果连脑子都没有,却还不肯安心当个摆设,非要干涉夫君和嫡子的决定,那着实惹人不快。

  赵臻不愿在这里闹得不愉快:“母妃。”

  崔氏瞪圆眼睛:“一个庶女,就是走侧门,已是给了天大的脸面。这正门,是开给列祖列宗和贵客的,世子这是要坏了规矩不成!”

  赵臻咬牙:“母妃这是不打算遵照父王的意思了是吗?”

  崔氏底气不足,却仍旧撑着:“我是韶王妃,王爷糊涂,身为王妃,自然要规劝。世子难道要跟着糊涂?”

  赵臻看着妻子顾氏和三位侧妃匆匆赶来,试图劝阻崔氏,却被崔氏推开,转身面朝马车。

  “十一娘。”他道,“你下车吧。阿兄今天,就是背也要把你从正门背进王府!”

  第56章

  赵臻的执意, 让崔氏大为恼火:“世子是真的不肯听我的, 非要开正门迎一个庶女是不是?”

  任凭崔氏怎么喊, 赵臻都没再回头看她一眼。

  他伸出手, 对着马车又说了一遍:“十一娘, 你下车吧。”

  他话音落,从马车里伸出了一只手。

  纤细健康,肤如凝脂,顷刻间便能吸引走众人的目光。

  这是一只年轻娇嫩的手, 从伸出车帘的那一刻,就带着旁人的目光,搭上了赵臻的手。而后,一个少女从帘子后头探出头、起身、迈步,继而稳稳地走下马车。

  每一个姿态都显得那么从容优雅, 就好像是受过多年悉心教导的名门贵女, 一动一静, 都优雅如画。

  少女生得娇柔,但身形并不显得单薄, 反而透着勃勃生机, 像是蓬勃生长的花木,亭亭玉立。

  如果别人家的是洁白的玉兰,娇美的桃杏,那少女就是挺拔的白杨,是青翠,是自傲, 是不畏风霜。

  很多东西,并不是天生的。

  赵幼苓的隐忍来自于生母的教导,从容冷静来源于呼延骓,大气镇定则是谢先生教会她的。还有义父,教给她什么时候要避之锋芒,又什么时候无须畏惧,大可锋芒毕露。

  赵幼苓理了下衣裙,站在赵臻身边,视线扫过周边,最终看向站在台阶之上,已经彻底失去王妃之尊的崔氏。

  她没想过一定要走正门。韶王叮嘱开正门迎她,已经出乎了她的意料。但更出人意料的是赵臻和崔氏截然不同的反应。

  她对赵臻没有太多的怨恨。

  肃城城墙上的那一箭,她看到的是个冰冷的但一心为国为民的将军。